在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会上,我有幸拜读了《沈东军:不躬身入局,别当管理者》这篇文章,会后我又反复研读,深受启发。
要做入局者,首先要做“躬身”者。我们每位员工入职后都要躬身,躬身向学, 始终保持虚幻若谷、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,努力打造又博又专、推陈出新的素养结构;躬身做事,以钉钉子精神,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,打造自身入局的核心力量,努力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变量。如此,趟出入职—入心—入局良性循环轨道,获得有主场的主人翁责任感。
古诗云: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但从处理问题的角度来讲,则是“要识庐山真面目,必须身在此山中”。工作中的我们,躬身“入工作局”,把自己放进去,主动作为。管理者,更要以“躬身”的姿势入局,不只是任务的发布者,更是行动者,在关键问题上善于融合各方力量,科学排兵布阵,常观大势,常思大局,不指点江山,不置身事外,直面挑战,和下属一起讨论解决方案,为下属做出表率,用行动来带动下属的意识和热情,在完成任务的同时,也促进员工的成长,让下属的成长成为其“第二份薪酬”。
大家应该记忆犹新,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,中央督查组在赴湖北省黄冈市督察核查时出现了荒唐的一幕,作为全国感染人数仅次于武汉的城市,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对于疫情具体情况“一无所知”,当被问及定点医院收治能力床位数量、核酸检测能力时,唐志红要么沉默、要么含糊其辞、甚至一问三不知,引发舆论哗然。唐志红就是缺乏“躬身入局”的担当精神。
做入局者,直道而行。入局是一种勇气,敢于去入局,无所畏惧。入局也是一种智慧,入什么样的局,怎样去入局,入局之后怎样去破局。
挑担子的农夫都不愿意让路,但有人愿意躬身下到田里,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置身其中的人,躬身入局,挺膺负责,“解袜脱履”既是入局也是破局的关键。当有人问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:你怎么看待外界对你的挑剔?先生如此回答: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,因为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中。躬身入局,入他人局,主动成为局内人,解决他人解决不了的问题;入自己局,本人岗位职责所在,更需要挺膺负责的精神,主动积极完成,无顾左右。
“躬身入局”说到底是一种干事精神,放下架子,扑下身子,服务“客户”。就高新人而言,对外“客户”,服务于行政主管部门、项目属地各园区、村社、各方责任主体、购房者等;对内“客户”,服务于集团、服务于公司领导,服务于下属,服务于身边同事。在相互依存度很高的现代社会中生活,躬身入局就是敢于负责,敢于担当,敢于共情,是一种积极的服务精神。
对外,需要高新人坚持问题导向,精准用力,挺起铁肩膀,扛下硬担子,以“踏平坎坷成大道,斗罢风险又出发”的顽强意志,反复协调沟通项目行政手续问题,逐步化解什邡绿化项目审计、平武工业园结算等历史遗留问题,强力推进综合管廊、会展三期、安昌河综合整治等省市重点项目施工问题,谋划即将开盘的观花湖畔、新坐标销售策略。群策群力,最终做到“入局”“破局”的闭环,为公司的发展建设出高速跑道。
对内,对不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也能积极发挥影响力,面对问题,不作壁上观,提出建议和方案解决公司遇到的问题,不论身处何处岗位,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思考并解决问题。整个公司败则拼死相救、胜则举杯同庆,高新未来可期。
工作中,大凡受人尊敬的人士,都能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地去对待工作。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,将自己完全投入到工作中。躬身入局,做组织的主人,以主人的身份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,去解决困难,将问题解决到位,将目标落实到位;事不关己高高挂起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多做多错、少做少错、互相推诿、推脱责任这种消极的工作态度,久之,将丧失入局斗志,无用矣。
作为高新人,我必将不断学习和进取,做一个真正有质感的挺膺入局者!
综合办 王娟